宝宝止泻药物往往具有很大毒副作用。如果不从原因反思,单单止泻药物,因止泻药物功能也有偏差,一不能很好的及时纠正止泻情况,再还可能容易反复,腹泻就考虑止泻药,是错误的,至于要不要吃止泻药,这要看宝宝的腹泻属于哪一种,止泻药使用,往往认为改变宝宝肠道蠕动,使得宝宝呕吐更加明显,无法进食,得不偿失。
1、新生儿腹泻可以吃止泻药吗?
腹泻有时也跟发烧一样,是宝宝本身的一种自我保护。腹泻的时候虽然会流失大量的营养和体液,但同时细菌也会随之排出体外,至于要不要吃止泻药,这要看宝宝的腹泻属于哪一种。一般腹泻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如果是非感染性的腹泻尤其是食物引起的,只要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腹泻症状一般会很快改善,另一类是感染性腹泻,常见的如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其中病毒性腹泻一般都是可自愈的,不用吃抗生素类的药物,比如常见的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一周左右该病毒就会自然死亡,宝宝不用吃药也会痊愈。而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腹泻则没那么容易自愈,通常需要借助药物,安全起见还是建议给宝宝做个便检,确认是由于哪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再采取对应的治疗才是正确的方式。相对于止泻,其实更重要的是防止脱水,脱水程度的判断:轻中度脱水口服补液(ORS液),每次稀便后补充,直到腹泻停止,
2、小儿大便稀薄,服用止泻药就可以了吗?
小儿大便稀薄说明含水率过高了,存在腹泻的情况。但是腹泻就考虑止泻药,是错误的,先了解下止泻药。分为五大类:1.是抑制肠道蠕动起到止泻作用,如盐酸洛哌丁胺、地芬诺酯、复方樟脑酊等;2.是通过吸附作用止泻,比如药用碳;3.是通过收敛剂起止泻作用,比如鞣酸蛋白;4.帮助肠道形成保护膜作用的保护药,如碱式碳酸铋;5.还有就是通过抑制杀菌作用止泻,如乳酶生,
在不考虑药物副作用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止泻药物治疗是属于非特异性的治标行为,不能产生治本的作用。小儿发生腹泻时,首先是回顾,寻找病因,常见的因素有受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积食性腹泻、药物损伤性腹泻及乳糖不耐受等食物不耐受因素等导致的腹泻。这么多种原因,只有了解到知其然才能更好的去采取办法,比如孩子腹泻前一晚大量饮食,导致食物不消化,使滞留肠道的食物异常发酵,除了腹泻,也观察到孩子口中有异味,大便酸臭伴有食物残渣等症状,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因为积食导致腹泻。
我们在补充补液盐时防止脱水的同时,也要考虑暂时禁食8-12小时,给与肠道修复的时间,同时也要加强注意以后孩子饮食上减量、或者喂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宝宝的肠胃道负担,原因不同,采取的方式会有差异。如果不从原因反思,单单止泻药物,因止泻药物功能也有偏差,一不能很好的及时纠正止泻情况,再还可能容易反复,。
3、宝宝6个半月感染轮状病毒,呕吐高烧拉肚子,用不用吃止泻药?
轮状病毒是最常见婴幼儿腹泻的病原1、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比较多见,病毒在降温的环境比较活跃,2、为弱致病性病毒,往往病程在3-8天,自行缓解好转。3、有年龄相关性,大多为6个月-3岁婴幼儿,4、临床没有特效针对轮状病毒药物。临床主要特征性表现1、往往早期宝宝莫名其妙呕吐,之后出现腹泻,大便特征性为蛋花汤样,水分多,大便内容少,
2、发热或者不发热,体温一般不高,在38℃左右,这与轮状病毒的致病性有关。3、容易呕吐腹泻,水分丢失,进食少而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这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不建议婴幼儿腹泻时使用止泻药物1、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预防和纠正脱水是治疗本病关键。2、止泻药物使用,使得宝宝肠腔内大便内容物不能有效排除,更容易肠内毒素通过肠壁和血管吸收入血,导致病毒血症加重病情,
3、止泻药使用,往往认为改变宝宝肠道蠕动,使得宝宝呕吐更加明显,无法进食,得不偿失。4、宝宝止泻药物往往具有很大毒副作用,避免过度治疗1、滥用抗生素,造成菌群紊乱,腹泻迁延不愈,继发乳糖不耐受,2、没有频繁呕吐不建议禁食,3、对轻中以下脱水,建议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精神差考虑静脉补液,4、滥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更昔洛韦针剂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