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直接上书清政府,提出了“生变死不变”的要求,意思是允许他们这些人平时穿用清朝的服装,死的时候穿上明代的衣服。只是到了清朝,汉人死后不再穿活人穿的衣服,而穿上专门为死人定制衣服,这就是寿衣,相传是沿用了明朝人平时穿用的衣服关于穿寿衣的习俗,大多都是倾向于明代一般人平时穿用的衣服。
1、为什么农村死了人儿孙亲人穿白衣服,而城市有时死了人穿黑衣服呢?
为什么农村老人去世,儿孙亲人要穿白衣服,而城市有时死人穿黑衣服呢?由于空间限制,城市里的老人去世后一般会很快就会送到殡仪馆火花。在火花之前,一般将其停放专门的“灵堂”房间里,以供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瞻望,当然,前来的宾客一般都是穿深黑色调的衣服,以表示对亡者的尊敬。然而,农村就不一样了,在老人去世后,一般先会给亡者洗干净身体穿上寿衣,然后将死者安稳地入殓。
一般灵堂会设置在堂屋里,儿孙亲人都要披麻戴孝,一般是穿着黑色调的衣服,然后头带白布,一些农村还将麻布做成简单的衣服穿上,在手臂上也会缠一根白布。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也要请村里的长者帮忙翻老黄历选个好日子,有的农村,还要请人来诵经超度。晚上的时候,儿女还要轮流守夜,当有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时,孝子(一般是家里的老大)会跪在灵堂边,以答谢宾客。
宾客吊唁完后,主动扶起孝子,老人出殡的时候,儿孙们依然会披麻戴孝,直至老人入土安葬好了,整个过程就结束了。综上所述,其实农村和城市里都一样,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一般都是穿深黑色调的衣服,不同的是,农村有“披麻戴孝”的讲究,头带白布,再穿麻衣,或者白布做成的简易衣服。聚焦“三农”,关注【乡鉴】,更多精彩等你拿!,
2、老人去世,为什么一定要穿寿衣?只穿平常的衣服行不行?
寿衣是人死后专门穿的衣服,许多人搞不明白,普通人死后,为啥要到寿衣店去买那些肥大笨拙难看的寿衣给死者穿上。有人说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说人死后身体变得僵硬,寿衣相比较现代西装、休闲服更容易穿在死者身上,这两种说法听起来头头是道,实则是信口开河。那么,人死后为啥要穿寿衣呢,这里还有一段耻辱心酸的故事,在清朝以前,古人死后没有穿寿衣之说。
长沙马王堆出土那件薄如蝉翼,仅有48重的丝绸衣服就是墓主人辛追生前最喜欢的衣服,这是辛追高贵身份的代表,更是古人视死如生的鲜明展示,古人相信只要把自己活着时最值钱、最具代表身份的物品(包括他们生前的服饰)带入墓中,自己死后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只是到了清朝,汉人死后不再穿活人穿的衣服,而穿上专门为死人定制衣服,这就是寿衣,
这次丧葬习俗的改变,源自清朝入关后对汉人实行残酷的剃发易服政策。清朝统治者为了将满人服饰强行在全国推广,规定汉人必须把长发剪掉,只能留像满人一样的金钱辫,衣服则必须穿满人式样的衣服,并以此辨别汉人究竟时真心归顺清朝还是假意归顺!清朝用高压的手段在汉人中推行剃发易服,受到汉人激烈反抗,无数汉人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同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数不清有血性的汉人,因为拒绝剃发易服而遭到残酷杀戮。
清朝用了20年时间,杀了无数不肯屈服的汉人,才使剃发易服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开来,汉人虽然表面屈服清朝的淫威,但他们内心依旧对满人服饰充满了敌意和憎恶。他们认为自己活着串满人的服饰就是一种巨大耻辱,如果死后再穿满人的服饰下葬,就无言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了,当时,清朝只规定活人怎么穿,没有规定死人怎么穿。
所以,汉人死后,都把自己穿的衣服做成明朝衣服的样式,以表示自己不忘本,死也要做汉人的鬼,寿衣从清朝出现,到如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它已经演变成汉人的一种丧葬习俗。现在寿衣的面料都是有棉丝做成的,非常华丽,这就是喜丧,寓意着死者寿终正寝,寿衣穿多少也很有讲究,一般而言,没有双数只有单数,给死者穿的寿衣通常是五件,既有棉衣也有单衣,单衣穿在里面,棉衣穿在外边,寓意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无论春夏秋冬都有衣服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