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癌的发生延迟4.5年,且复发率降低。哪些人不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妊娠期间不能进行根除治疗,肝功能、肾功能明显异常者暂不进行根除,高龄老年患者是否根治需要考虑风险获益比,虽然有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老年人群胃癌的发病率。
1、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定要做根除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普通人中的感染率挺高的,我们曾对门诊做呼气试验检测的数千名被检者,包括体检人员,统计的阳性率在40%左右,如果对全社会的人进行体检,估计阳性率差别不会太大,可能会存在地区差异。如果对所有人都进行根除治疗,既不可行,也不推荐,国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决定了即使根除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再感染率,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对于无特殊不适症状的既不推荐做幽门螺杆菌的检查,阳性的也不治疗。
重点需要治疗的,是一些较特殊的病例,这些病例的治疗是可以获得较大的益处,我将它们列出来供大家参考,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胃癌家族史计划长期服用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以上是推荐治疗的病种,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四联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拉唑类的药物),铋剂,两种抗生素。
2、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吗?
幽门螺杆菌于上世纪80年代被首次发现,发现者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种细菌的发现是消化病学邻域,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病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是重要的突破。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原,目前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绝大多数慢性胃部疾病关系密切,是许多慢性胃部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
关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两者的相关性,尽管不少流行病学者持怀疑态度,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毒力因子包括1.毒力基因岛。2.空泡毒素,3.部分黏附素。4.外膜蛋白,它的感染可以使胃癌发生率增加约2-4倍,不同研究得出的数据可能不一致。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癌的发生延迟4.5年,且复发率降低,
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然后进展至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起始事件,最终可能进展至胃癌。下列人群如果检查阳性,建议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肿瘤已经行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胃次全切、不明原因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病等,
3、哪些人不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哪些人不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妊娠期间不能进行根除治疗,肝功能、肾功能明显异常者暂不进行根除。儿童与老年患者是否进行根治需综合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强调个性化原则,因此治疗方案、疗程和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史、吸烟、药物过敏史、潜在不良反应、根除适应证、伴随疾病、年龄大小及获益大小等。
由于根治幽门螺杆菌需要服用大量药物,其中部分药物会影响胎儿健康,所以妊娠及哺乳阶段的女性可暂缓治疗,如果备孕阶段发现螺杆菌感染应根治后再妊娠。由于四联疗法的药物量大而时间长,有可能出现损伤肝肾功能,所以本身肝功能、肾功能明显异常者暂不进行根除,对于儿童来说,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应的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治,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①慢性胃炎;②胃癌家族史;③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④计划长期服用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⑤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高龄老年患者是否根治需要考虑风险获益比,虽然有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老年人群胃癌的发病率,但许多老年患者已经八九十岁,胃癌危险的发生时间可能长于患者的预期寿命,且自身存在慢性疾病,口服很多慢性病药物,且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不足,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是否治疗需要检查后,结合患者意愿,讲清风险,再做决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