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的一名育儿作者,同时也是一名高级早教师,关于早教,人们普遍有个误区,认为早教就是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事实上早教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的早教启蒙,也绝对不等于知识的灌输,如何陪玩才是早教最初的模式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1、早教对于幼儿来讲有何意义?
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拼死拼活买学区房,累死累活送才艺班?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变量!把握不好0-7岁关键期,孩子一生事倍功半。孩子啥都往嘴里塞,专踩不平的地方,撒谎,被欺负?这都是0-7岁关键期的“症状”,关键期孩子到底该怎么养二、(0~1岁)安全关键期三、(0~2岁)心智模式发展关键期(啃、抓、踩)四、(2~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执拗期)五、(3~4岁)挑选、适应幼儿园,发展友谊时常见问题六、(4~5岁)探索他人心智时常见问题(撒谎、偷东西,试验力量)七、(5~7岁)文化学习时常见问题很多妈妈很喜欢唐诗宋词,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教孩子背,刚开始孩子好像不错,能背几首,可过段时间,完全无感了,这让妈妈很挫败。
其实,在2岁之前,大部分孩子对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喜欢把东西翻过来倒过去摸,注意物体表面是圆的还是有棱角的,能不能滚动、旋转。1岁半到2岁时,他们开始探索物品之间的联系,哪些可以摞在一起,哪些可以排成一排,感受物体的空间、体积、质量,此时他们全身的细胞都处于感知和思考的状态,大脑积极工作,创造出个人的思维方式,
2、幼儿早教好在哪?大家留言发表见解可以吗?
您好,我是yuer。从事早期教育工作,我来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毫不犹豫的告诉您,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0-2岁是宝宝大脑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大脑重量从成人的15%成长到成人的80%,3岁时,孩子的脑神经结构已经和成年人相同。到六七岁时,大脑重量已经发育到成人的90%,也就是说,婴幼儿时期,人的大脑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发育!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还是从传统观念上认为的那样,“孩子太小,懂什么,等大了再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去抓住成长发育的每一个敏感期。
那么孩子的发育在同龄之间相比较就会有差距甚至是迟缓,留下永久的缺失,在这里要提到的是,早期教育并不是抢跑,提前学等。它是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特点,针对敏感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锻炼,是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全人发展。孩子的早教启蒙,也绝对不等于知识的灌输,而是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导成长,养育着只需要观察,帮助,回应。
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使用他的感官和四肢去探索发现,简单来说,养育者需要了解宝宝0-36个月,每个月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会清楚的知道宝宝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怎样的行为,也清楚的知道这一阶段应该给宝宝提供怎样的环境去带养。早期教育绝对不是单方面的教养,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我经常开玩笑的说,其实做父母的也应该持证上岗的。
3、1-2岁宝宝,如何在家进行早教?
你好,谢谢邀请,1-2岁的宝宝我更赞同的是玩,从玩当中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广阔。如何玩就是早教的一部分,在家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陪伴孩子玩乐就好,玩乐中自然会有对认知的学习和发掘,育儿中我听一些妈妈说早教就是打开电视放巧虎看动画片,让孩子从电视里面去学习,孩子从电视里得到的知识是被动接受的,孩子看过了也就过了这个没有一点早教的意义和作用,只是增加了孩子看电视对眼睛以及习惯养成的风险。
所以,如何陪玩才是早教最初的模式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01亲子阅读是早教最开始的模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对书很高的描述,对于婴幼儿来说书中自有世界,书中自有宇宙,书中自有好习惯,书中自有故事和情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开始打开的窗户就是爸爸妈妈的言语以及父母读绘本的描述,有些东西我们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亲眼见到,但是我们可以先去认识当孩子见到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熟悉让孩子内心产生愉悦和对自己的肯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