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小商品礼品手机版

贾谊已经早逝,贾谊早寓教(你如何评价贾谊)

发布时间:2023-03-07 06:16:10  来源:整理  编辑:育儿经验   手机版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河南洛阳人,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博学多才,精通诸子百家,散文著称,文章丰厚,最为著名的是《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其本人极其子孙,对后世的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20多岁时,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又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遭到大臣忌恨,贬为长沙梁王太傅,33岁英年早逝贾谊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学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思想等方面的治国安邦策略纵论天下,洞见深邃,探讨秦亡汉兴,洞察王国必乱,早做筹谋主张礼法并治,加强中央集权,倡导民本思想等等强调以史为鉴,精心治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贾谊的治国安邦策略和思想,对汉景帝时期晁错的“削藩”,汉武帝时期主父偃的“推恩令”,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可惜的是,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贾谊的理想抱负,无从实现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把“无为”的政治变为“有为”的政治大展宏图汉武帝正是基于现实,有感于贾谊的居安思危、洞察矛盾、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感叹贾谊的英年早逝,对其念念不忘。

1、贾谊的人生悲剧有什么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你如何评价贾谊?

贾谊的人生悲剧有什么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你如何评价贾谊

苏轼的评价是十分到位的。“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恰当地评价了他短暂的一生,和功过是非,当时刘邦吕后已死,功臣故将日渐凋零,文帝初登大位,而诸候王势力熏天,此时的汉文帝唯有滔光养晦,收敛锋芒,以待时机,用黄老之术来给人民休养生息,培植势力,以便将来,东山再起。汉文帝并非没有看到诸候尾大不掉之势,而是大乱刚平,人心思稳,如果此时削蕃必至又一场混战,且汉文帝中央势力还不足于平定诸候,以至贾谊之后晁错在汉景帝之时行他的削蕃策还酿成七国之乱,

何况当时。贾谊虽有才,而不识时务,他的削蕃策一出,连在汉文帝身边的可能也没有了,因为诸候王得知他的策略后,人人自危,非除之而不快,文帝不得不把他放到他的小儿子那里实际是保护他,以便将来时机成熟再起用于他,可惜贾谊不明就里,年轻气盛,不会适应环境变化,以至年老的文帝与年轻的贾谊产生矛盾,最终他郁郁不得志,而早夭,

2、贾谊已经早逝,为何偏偏让汉武帝念念不忘?

贾谊已经早逝,为何偏偏让汉武帝念念不忘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河南洛阳人,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博学多才,精通诸子百家,散文著称,文章丰厚,最为著名的是《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其本人极其子孙,对后世的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20多岁时,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又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遭到大臣忌恨,贬为长沙梁王太傅,33岁英年早逝贾谊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思想等方面的治国安邦策略纵论天下,洞见深邃,探讨秦亡汉兴,洞察王国必乱,早做筹谋主张礼法并治,加强中央集权,倡导民本思想等等强调以史为鉴,精心治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贾谊的治国安邦策略和思想,对汉景帝时期晁错的“削藩”,汉武帝时期主父偃的“推恩令”,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可惜的是,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贾谊的理想抱负,无从实现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把“无为”的政治变为“有为”的政治大展宏图汉武帝正是基于现实,有感于贾谊的居安思危、洞察矛盾、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感叹贾谊的英年早逝,对其念念不忘。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云泥妈妈
孕妇
胎教
宝宝
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