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急性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脑病”与“核黄疸”核黄疸最初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用来形容脑干神经核和小脑被胆红素浸染的情况,即使这些婴儿得到了充分的治疗,有时仍会发生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也就是核黄疸的可能。
1、婴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成人的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为3.42~17.1umol/l(0.1~1.0mg/dl),当人体血中胆红素水平达到68.4~85.5umol/l(4~5mg/dl)时,皮肤会发黄,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眼珠这么黄,有些不正常,是不是?许多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肝炎”,的确肝炎可以导致皮肤黄染。那么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发黄是为什么呢?难道也是“肝炎”么?“肝炎”表示躺枪,有可能孩子的黄不是他的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呢?新生儿从母体中娩出后,需要一个人面对外界的环境。有些宝宝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大量制造红细胞备用,结果却发现一不小心造多了!这就尴尬了,有的红细胞正事不做,玩起了叠罗汉。输送养份、氧气的事情丢到了九霄云外,非常经典的演绎了“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机体出现了缺氧症状,红细胞被机体内的当成废物清除,其中的胆红素便释放出来,
胆红素释放的越多,对身体的危害越大。足月儿脐血<42.7umol/l(2.5mg/l),24小时<102.6umol/l(6mg/l),48小时<128.2umol/l(7.5mg/l),3~7天<220.6umol/l(12.9mg/l)为正常情况,如果存在肺部感染的情况,更需要积极的控制黄疸指数。
2、是所有的新生儿都有黄疸么?黄疸对新生儿有什么影响?
通常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的黄疸是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正常改变导致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一般在三周内消退。与成人的红细胞相比,新生儿的红细胞更多(子宫内为无氧环境,需要更多红细胞载氧),且胎儿红细胞的寿命更短(约85日),成人约为120天,
更多红细胞及学红蛋白的代谢增加会产生更多的胆红素。足月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约是成年人的2-3倍,这时引起黄疸的最主要病因。要病因,母乳喂养不足伴随的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增加黄疸的严重程度。增加喂哺的频率可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生理性黄疸一般可以不采取干预,但是如果有病理性黄疸可能或是有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时,就需要尽早进行干预。
如果有以下特征的话,提示新生儿可能有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1、出生后24小时内发现的黄疸(通常由溶血所致的胆红素生成增加引起)是一种医疗急症,2、TB(总胆红素)或经皮胆红素测定水平高于年龄小时数对应的列线图的第95百分位数。(根据新生儿是否足月,出生后的天数制定的国际干预标准,前七天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很高,如达到标准应该及时干预,
)3、足月新生儿在出生2周后仍存在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由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不仅有个体差异,也与种族、地区、遗传、性别、喂养方式有关,故一直难以制定一个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生理性和病不过,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大量资料显示,由于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而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儿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
新生儿生后血脑脊液屏障的发育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胎龄及日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血清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脑损害的危险性越大,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为随胎龄、日龄和出生体质量而变化的多条动态曲线。我国在这方面的认识以及基本与国外同步,最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大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游离的胆红素进入神经核团代谢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