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真正让父母担心的是“如何不让孩子努力过度和不能让孩子不够努力”之间的平衡。可以想见这样的父母,是把溺爱理解成无条件的爱了,但环顾我们的成长史,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父母两个人要不过分的“严”,那份对孩子情感上的“慈”很少或者干脆看不见;要不就是过分的宠溺,让孩子没有规矩,长大后在社会上吃亏。
1、如何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我在实际的咨询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吃够了苦,也意识到曾经父母对自己有条件的爱造成的伤害,于是他们就过度补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再加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孕育,于是他们就给了孩子所谓“无条件的爱”,但是现在已是青春期甚至成人早期的孩子,却症状百出,最大的问题是,做什么事儿都不能坚持下去,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自始至终完成一件事。
可以想见这样的父母,是把溺爱理解成无条件的爱了,也有很多的家长会困惑,国内的竞争太激烈,对孩子身心的催残都很严重,不愿意让孩子参加高考,但似乎又有所遗憾。我想,真正让父母担心的是“如何不让孩子努力过度和不能让孩子不够努力”之间的平衡,不管是孩子要不要参加高考,还是要不要坚持做一件事,其实本质都是要锻炼孩子在经历考验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坚毅的品格。
带着这样坚持做事的习性,就像是给这个孩子打下人格的基础,长大后他知道自己不争取不努力就得不到回报,这种韧劲已经是血液里的习惯,不轻易放弃,才在成年后有机会定义自己的成功,没有这个基础,就只能混日子,终其一生也从未触碰过自己的潜能。但是这个让孩子培养坚毅品格的度在哪里?去年热播的一部日剧,DR伦太郎,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他对着身患抑郁症的患者说:请你放弃努力吧。
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令抑郁症患者起死回生,大家都知道,抑郁症得病的原因是因为达不到预期的理想中的自己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攻击。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你不够好,你不够努力”的环境当中,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别人的要求,从而产生人生的无意义感,所以,过度苛责的要求,而不给任何爱和接纳的环境,才是导致一个人因为努力过度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其实我一直觉得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当中,严父和慈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严母慈父也可以,关键是在家庭中这两个角色都要有,对于孩子来说,规矩很重要,而爱和接纳同样重要。但环顾我们的成长史,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父母两个人要不过分的“严”,那份对孩子情感上的“慈”很少或者干脆看不见;要不就是过分的宠溺,让孩子没有规矩,长大后在社会上吃亏,
爱和管教,真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今年有一本很火的书,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教授的《坚毅》,她认为,坚毅(GRIT)是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一个人长期成功的因素。说白了,努力只是一个行为状态,而坚毅是一个品格,我们在要求孩子努力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要培养他努力后形成的坚毅的品格,
而这个品格基础打好后,无论他长大做什么,都有一个内在的自动机制去助推他实现他的人生梦想。那父母如何帮助他打好这个基础呢?父母要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心理需求,认可孩子需要爱、限制和自由,以实现他们的全部潜力,在孩子培养坚毅品格的过程中,给他足够的培伴。这个信息就是在传达:你看,我也很努力,你也要努力,但如果你坚持不住了,爸爸妈妈也能接住你,
2、为什么幼教行业总出事?
我做幼师二十几年了,现在在这家幼儿园做的园长(老板)的心态就很不正,请了很多不专业的老师和保育员,每次看到那些老师和保育员对孩子打骂的时候心真的那个叫寒!有好几次家长投诉那些老师的时候,园长过后还开会表扬那些老师!像我们做得再好再专业园长从不表扬,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些老师会经常送礼给园长,而我只会做好自己的工作,你们说园长是什么心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