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境深远《大林寺桃花》诗文中,作者把“人间”与“山寺”作了对比,《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现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
1、大林寺桃花古诗的意思?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名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唐代一位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琵琶行》与《长恨歌》是他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生词扫描: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我国佛教胜地之一)。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凋谢,没有了,恨:遗憾、惋惜。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意境再现: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没想到,自己曾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谁知都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含英咀华: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公元817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游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而作。作者白居易和几个朋友登庐山游玩,并到大林寺借宿,意外地发现这座藏在深山中、人迹罕至的寺庙景致十分优美:寺庙掩映在松树竹林之间,潺潺的山泉绕寺而流,
更令白居易惊喜的是,由于寺庙地理位置高,且与外界隔绝,导致气候条件与外界有微妙的不同,尽管已是初夏时分,但这个地方的山桃花却刚刚盛开,碧草也才刚刚长出来。仿佛是穿越了时空,重新回到初春时节,惊喜之余,写了这首清新、自然的小诗。诗人从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到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写起,然后由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他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
这种感慨,从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凉而惆怅的情怀,诗歌前两句描写初夏,百花已经凋零,但却在深山这座寺庙里见到刚刚盛开的桃花。在用词上,作者非常讲究,诗一、二句中的”芳菲尽”与“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字面上是记事写景,而实际上是写感情和思绪的跳跃——由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转为惊喜之情,
而且,首句的“人间”并非仅仅是“山寺”的对仗工整,它的着意斟选,意在表达一种特殊感受:这一奇遇、这一胜景,让人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神话中的仙境。第三句紧跟着说“长恨春归无觅处”,间接表明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对春光已逝的惋惜,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做铺垫,第四句“不知转入此中来”虽未直接抒情,但作者的惊喜之意已全然溢于言表,令读者深为共鸣。
2、大林寺桃花的简要诗意?
《大林寺桃花》的简要诗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都凋零尽了,而高山古寺里的桃花却才刚刚盛开,我常常因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料想不到它已经转到这山寺里面来了。流露出作者由悲观的情绪转而看到一丝丝希望,抒发了对当时世道的厌恶之情,表达出意欲逃避现实,抱有入寺修道的心理,《大林寺桃花》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现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赏析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了诗人登山时是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不料在高山古寺之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桃花刚刚盛开。
从“长恨春归无觅处”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曾为春光的匆匆逝去而怨恨、恼怒、失望,因此,当这料想不到的春景映入眼帘时,使诗人感到惊讶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遥相呼应,字面上既是记事写景,也是写作者情感和思绪上的跳跃:由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讶、欣喜以至心花怒放,句首的“人间”二字,寓意这奇遇、这胜景,给诗人一种特殊的感受,诗人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一个仙境之中。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