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从一生下孩子来给孩子洗衣服,洗到了上大学,除了妈妈、大学生自身的错之外,其他人是怎么看的,怎么做的。既然孩子把衣服寄回给妈妈洗,说明母子(女)之间形成了长期的默契,习惯成自然,妈妈认为义不容辞,孩子认为理所当然,双方自愿,尽管有些当妈妈的或许觉得不妥,不大乐意。
1、假如你的爸爸喝醉了,打了你的妈妈,差点要了你妈妈的命,你会怎样做?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算了吧,长痛不如短痛,不管是偶然一次,还是经常性的,都不能原谅,假如偶然一次发酒疯打死人了?或者产生更大的事情呢?喝醉酒了打人,还差一点要了妈妈的命,出现这种事情必须长痛不如短痛离开他,一般这种人都是死皮赖脸的求你以后不在喝酒了,别让东郭先生悲剧在现,我觉得醉了之后人失去了平时精神上对自己行为的约束,简称为所欲为。
2、有的大学生把脏衣服寄回家让妈妈洗,是谁之过?
大学生把脏衣服寄回家里让妈妈洗,错误方有三:1.妈妈的错,既然孩子把衣服寄回给妈妈洗,说明母子(女)之间形成了长期的默契,习惯成自然,妈妈认为义不容辞,孩子认为理所当然,双方自愿。尽管他人听了感到吃惊、愤恨,感到不可理喻,但他们心中波澜不惊,无动于衷,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说不定还洋洋自得呢,慈母之心,舔犊之情,舍我其谁也?孩子呢,一心只读圣贤书,吃饭穿衣有父母。
尽管有些当妈妈的或许觉得不妥,不大乐意,但一切为了孩子,孩子还小还未成家立业,等将来这个“将来”就成了个贻害无穷的陷阱,害了孩子。这就是大学生“衣不洗,母之过”,慈母沉沦于溺爱中,有些走味变态了,没有适时地培养孩子生活上的自立自理能力,没有“授之以渔”而只是“授之以鱼”,别说与推崇了几十年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就连起码的为人之道也是违背的,
父母包揽一切,衣服可以寄回去妈妈洗,其它事情呢?难怪出现大学生研究生被欺骗拐卖,失身失踪、误入传销组织、卖淫团伙的事情,这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2.大学生自身的错,学生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立教育,从一些游戏活动,亲子教育活动中就贯穿着这样的理念。许多儿歌也都贯穿着这种思想,
在中学的思品课、语文课、班队活动中,有大量的关于自立自强,生活上自理、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教育课例和实践活动,如八年级(人教版)《做自立自强的人》、《走向自立人生》、《自己的事自己干》、《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人生当自强》、《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能自强》等课文,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中,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慈爱心、养育恩,从分担家务、为父母分忧解愁上力所能及地去回馈父母对子女不辞辛劳的奉献,
已经是大学生了,还不计花费较多的快递费、不管母亲的忙闲,把衣服寄给母亲洗,谁之过?心中害愧吗?3.环境氛围的错。妈妈从一生下孩子来给孩子洗衣服,洗到了上大学,除了妈妈、大学生自身的错之外,其他人是怎么看的,怎么做的?他(她)的父亲、爷爷奶奶是什么态度?不去提醒矫正母子(女)的不当行为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如果家庭成员都认为这不是什么教育问题,那么什么情况才属于“教育问题”?所以其他家庭成员也是有责任的,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不是简单的事。再说说学校,学校长期贯彻的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改革开放后,相当一个时期,应试教育是主色调主旋律,全面发展偏向于发展考试发展成绩,“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提出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后,也作了相当多的改进即改革,但评估教育质量,初中看中考,高中看高考,看的是升学率,看的是中考高考“状元”,喊的是素质教育,看的是“应试成绩”,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