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六月六,晒被服;六月六,请姑姑,所谓“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其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如果天气好,那就要在这一天把家中的衣服、被子都拿出来晒一晒。
1、六月初六到,农村俗语“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是啥意思?你晒了吗?
所谓“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其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如果天气好,那就要在这一天把家中的衣服、被子都拿出来晒一晒。而读书人则会把家里的书籍全部也搬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这样才能避免发霉或者是生虫子,在有些地方也说成是“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等等。为何六月初六晒衣服、被子呢?想起小时候,我们这里对这个习俗还是比较重视的,每年到了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如果是大晴天,那家庭妇女们就会比较忙碌的,不仅要把过冬穿的棉衣、棉被都拿出来晾晒,而且还会把家中一些稻谷、豆子、花生等农作物也摊放在房顶晒一晒,
据说这一天晒过的衣服、被子会一整年不发霉。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在南方这个时候梅雨时节基本结束了,而马上就要进入伏天了,这个时节的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所以经过晾晒以后这些衣服、被子上的水分晒干了,自然也就不发霉了,因为到处是花花绿绿的,所以就有了“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有些勤劳的女人还会在这一天特意给小孩子洗澡,说一整个夏季不长痱子,
或者是自己洗头,谓之“六月六,洗个头,一夏头发不生垢”。对于读书人来说,农历六月初六还被尊称为“晒书节”,对于这种习俗的起源,在民间的一种说法是唐代的高僧唐三藏从西天取佛经回国的时候,过海时因为经文被海水浸湿了,所以在六月初六这天把它拿出来晒干了,于是这一天就成为了一个吉利的日子。以前我们村里有个老教师,他家的书也特别多,每年就会选择在六月初六这天晒书,以防虫蛀,
2、农历六月初六具体是什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六月六,看谷绣。这是中原一带的农谚,如果地里未种夏收农作物(麦子,油菜等),便可种置春谷(春天播种的谷子),到了阴历六月初六,就可以看到地里谷苗可以吐穗了,当农民看到地里的谷苗吐穗时就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情格外兴奋!总想庆祝庆祝!便把这一天定为一个欢乐节日,也没有另外起节日的名字,俗称“六月六”。到了六月六,家家要改善生活,做些好吃的,全家欢庆那即将到来的秋收!吃什么呢?还有一个谚语:六月六,吃羊肉,
即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买羊肉吃。越到天热的日子越容易受凉,人们怕热,伏天爱吃冷食凉菜,受凉后胃难受,吃些羊肉暖暖胃很有必要,所以人们便将六月初六定为一个吃羊肉的节日,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不过节是不会吃白面和肉的,平时吃都吃不饱,以致天天盼过节,过节吃好饭!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整天盼过节吃好的了,
3、“六月六晒龙袍”农历这天晒衣物可防长霉,是否有一定科学道理?
六月六,晒被服;六月六,请姑姑。明天就是六月六,又是入中伏了,习惯上,六月六是天贶节,女儿回娘家消仇解怨节,又是寺院的翻经节。民俗上就有晒书,晒衣被习惯,防发霉虫蚁为害,晒书防霉:传说九天玄女赐给宋江一部天书,让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说六月六降天书,所以要在这天晒书,也有传说六月六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晴日朗正盛伏暑,一边雨多易霉,一边烈日炎炎,对书保存不利,所以要在六月六晒书防霉。
也有传说,六月六,晒龙袍,龙衣龙袍晒不干,连阴带晴个半月,所以,佛寺,道观,庙宇,到各家各户,都有形成六月六,晒书,晒衣被,器具等的风俗习惯。在我南方,多雨潮湿,对书对衣被更要时不时翻出晒晒,达到防霉防虫蚁不被破坏之目的,六月六作为翻经节,天贶节,宋时就定为节日了,贶是赐予之意,这是有传说有故事的,故事,传说任人编,各有说法不同,但都直指晒书晒衣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