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就是“发泡灸”。三伏贴的博大精深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疗法,也同样应该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医原理吧,“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取每年的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在坚定的神秘主义者中医支持者来既然艾灸有效,“白芥子涂法”三伏贴也可以刺激出艾灸一样的反应,三伏贴也自然应该有效。
1、贴三伏贴有用吗?贴上后,里面的水珠是什么原理?
三伏贴刺激产生的不是“水珠”而是水泡,跟轻度(浅二度)烧伤一样的水泡。这些水泡是如何产生的呢?本质上,同样是烧伤的结果,只不过不是热烧伤,而是化学烧伤,其实,所谓“三伏贴”是近年来才兴起来的一个叫法,实质上是中医传统上的“发泡灸”,属于针灸“灸法”中药物灸的一种。根据被归于三伏贴起源的,清代的《张氏医通》记载,“三伏贴”的用药是以白芥子为主药,研末用姜汁制成药膏涂布在肺俞穴来治疗冬天发作的哮喘(冷哮),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这种疗法的原理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芥子油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和姜油中的姜醚,分别与皮肤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分布的伤害性受体TRPA1和TRPV1(也就是辣椒素受体)结合的结果。这两种受体被激活,一方面可以产生伤害性神经冲动,传到脑内产生热辣辣的疼痛感觉;同时,神经元可以在局部组织释放一些神经肽,因此,这些神经也被称为肽能神经,
这些神经肽可以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管渗透性,导致局部发红,肿胀,血液渗出在表皮下就形成水泡;表现出红肿热痛的典型炎症表现。由于这种炎症不是由免疫系统介导,而是神经系统释放神经肽导致,也称神经源性炎症,因此,“三伏贴”就是“发泡灸”。发泡灸之所以能“发泡”,用现代医学科学原理解释就是白芥子和姜中刺激性化合物导致的神经源性炎症,本质上是一种化学烧伤,所发的“泡”,实际上是化学烧伤导致的水泡,
2、三伏贴是什么东西?适合什么人用?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取每年的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有两大人数适合三伏贴,世人多重视其一,就是冬病夏治,而忽视其二,就是三伏排湿,下面慢慢解释,一般说来,三伏贴适合体虚、阳虚的患者,此类患者每到冬天天气寒冷时,身上的老毛病往往突然发作或加重如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中医称之为“冬病”:即冬季好发的虚、寒、里、阴病症,具体多为肾、肺、肠胃、鼻、关节等病症。
具体表现多为:咳喘、关节疼痛、怕冷、慢性腹泻、易感冒、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鼻炎等机体阳气虚衰,病症深里、寒邪侵袭、机体免疫抵抗力低下、病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症,而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
“三伏贴”一般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细辛、干姜,川芎等药物,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膏药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以达到通络温阳散寒的目的,换句话说,三伏贴就是借助了天时阳气旺盛的时节,而推动身体本不足的阳气,祛除身体寒邪,补充正气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其实三伏贴还适用于没有冬病的一类特殊人群,就是体湿的人群,
现代人运动量少,吃得又好,代谢较慢,造成身体内很多代谢产物排不出去,初期时就是湿,后期可以逐渐发展成为痰、瘀等更严重问题。而湿为阴邪,其性粘而趋下,容易流滞于腹部、下肢、关节等处,影响经脉通畅,功能活动和脏腑协调,而夏至之后,阳气盛极入衰,阴气渐生(自然界由阳盛,开始逐渐向阴盛转化,所谓一阴生的时节),此时如果人体素有阴邪,就会造成上热下凉,上火下水,湿热互蒸,闷于天地(中焦脾胃),不仅影响食欲,而在入伏之后表现出头晕、恶心、倦怠、腹胀、水肿、关节酸痛等诸多症状。
3、为什么要做三伏贴?三伏贴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