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并不是一定要花钱去报各类早教班,早教是我们的陪伴,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优质的早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参加各类早教班,科学的早教,可以是免费的,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由于对于早教的认识不足,有些爸爸妈妈听到这个词便嗤之以鼻,认为早教就是提前教宝宝认字唱歌背唐诗;也有些爸爸妈妈则过分“迷信”早教的作用,认为能够培养出“神童”。
1、大家都是怎么给宝宝早教的呢?
宝宝每个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是不同的,因此各阶段早教课程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举例而言,如果是0-2.5岁的宝宝,课程会侧重动作思维的发展,着重培养感知运动、音乐及口语表达、社交互动;如果是2.5-3岁的宝宝,课程会针对入园适应的相关问题,着重培养精细动作、语言表达、情绪调试、习惯规则等;如果是3-6岁的宝宝,课程会针对科学认知、语言发展和人际交往,着重培养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能力发展,为幼升小做准备,
2、家长在家如何给孩子早教?
有研究表明,0-3岁是人脑发育的黄金期,这段时间内,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及智力开发对于其日后的智力水平有重要影响。对这一时期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及行为培养被称为“早教”,由于对于早教的认识不足,有些爸爸妈妈听到这个词便嗤之以鼻,认为早教就是提前教宝宝认字唱歌背唐诗;也有些爸爸妈妈则过分“迷信”早教的作用,认为能够培养出“神童”。
这两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早教,首先是对宝宝的感官功能的开发,这一过程自宝宝出生时便开始了。妈妈给宝宝看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片,可以帮助开发视觉;经常跟宝宝说话,给宝宝唱歌,让宝宝听广播和音乐,有助于宝宝的听觉发育;带宝宝外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则对提升宝宝的嗅觉能力有好处;将不同质感的玩具塞进宝宝的手中,能够开发宝宝的触觉,
3、现在早教课盛行,到底值不值得去上?在家怎么给宝宝做早教?
前段时间我妹跟我开玩笑,说,我的校友里除了列宁和普京,她还知道巴普洛夫。然而,她知道巴普洛夫并不是因为他超高的医学成就,而是因为她的朋友圈里,所有搞早教的都会发一句“孩子从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你就晚了两天”,说实话,我是没有听说过巴普洛夫的这句话的,在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范畴里,从大学到博士都没有学习过巴普洛夫的理论。
但是我认不认同这句话呢?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孩子一出生其实就具有学习的能力,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说话,读读诗,这些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都是有好处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孩子必须上早教课,其实孩子应不应该上早教课是要看个人的家庭的。我说这句话并不是,家庭条件的好坏,而是家庭成员的早教意识,情况一:家庭成员比较重视孩子早期教育,并且有时间陪伴孩子。
这种情况,是比较喜闻乐见的,这样的家庭父母或者祖父母可能愿意花很多的时间陪孩子玩,现在也有很多公众号和媒体可以教家长怎样带孩子玩。家长完全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来发展孩子的触觉、视觉、听觉来帮助孩子早教,那么这种情况,孩子是不需要借助早教课的帮助的。情况二: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种情况下,早教课可以帮助祖父母或者孩子的看护者去培养孩子的一些能力,
4、怎样对孩子进行早教?
说到早教,我有几点要分享的。优质的早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参加各类早教班,科学的早教,可以是免费的,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科学的早教,最关键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家长尽量多一些优质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保护,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去尝试和练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宝宝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可以通过看、听、问、自己尝试和摸索等,
下面为大家分享几种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早教,适用于0-3岁的幼儿。场景一:在家里一、准备食物和吃饭时下面这些尝试,可能会弄脏地面弄脏衣服,收拾是个不小的“工程”,不过,适度的邋遢,换来宝宝的学习机会,还是非常值得的,比如:不会太浪费食物的前提下,允许宝宝把玩各种食物,比如:蔬菜泥,香蕉,米饭等等,把玩的过程,宝宝可以通过触摸来认识各种食物的质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